新闻中心

墨脱石锅土鸡汤

●谢锐勤

第一次吃到墨脱石锅土鸡汤是在川藏线上。当顺利通过通麦天险后,就近在帕隆藏布江边的餐馆里吃晚饭。和老板商议宰杀鲁朗走地鸡打火锅,放了几根从稻城买来的虫草熬煮,再去江边园子里摘把云雾青菜来焯即可。当满满一大石锅土鸡汤上来时,所有人狼吞虎咽,大快朵颐。土鸡皮薄紧致、肉质结实,与这片绿色森林、甘甜山泉相匹配,可是刚煮开的土鸡汤为何如此美味醇厚呢?是虫草功效吗?可能有,但应不至于如此明显。老板解开谜底,当鲁朗土鸡遇上墨脱石锅,“灵魂伴侣”般的相依相偎使得汤汁更加香浓可口、异香扑鼻。

石锅汤以前也喝过,为何没有墨脱石锅炖出来的美味呢?原来石锅原材料为罕见的天然皂石,产自“中国最美的雪山”——南迦巴瓦峰悬崖上。由于气候原因,门巴人每年只有七、八两个月才能上山采制,上山前必须备足柴火与食品,制成后用牦牛驮下山,再放入雅鲁藏布江中,用雪山融水浸泡30天左右后才能使用。由于皂石质地绵软,指甲轻划便有痕迹,无法机械加工,只能纯手工打造,所以世界上每一只墨脱石锅都具有唯一性。石锅可耐2000℃高温,且传热快、保温强、不粘锅、不变色,含有人体所需的锌、铁、钙和镁等16种微量元素,用得越久,对人体越有益,历史上藏地活佛与贵族都拥有专用石锅。

这样的石锅炖煮出来的食物哪会不香呢?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。5年前,从林芝挂职回来的同事赠送石锅一个,如获至宝。为防止受热爆裂,拿回家后用植物油和猪油连续内外涂抹和自然风干一个月,直至从灰色变成深褐色,石锅承载着满满的爱心与期待。

第一次“开锅”是新居入伙时,家人从老家带来走地老母鸡,炖煮后鸡油浮在最上面满满一层,入口却是锋利的石头味,这会是雪山的气息吗?第二次是自己试验,入口的锐利感有所减弱,鸡汤的醇厚感有所上升,矿物质与鸡汤融合出纯净的甜美,这会是雅江的风情吗?当昨晚第三次用时,特地买来了清远土鸡,以西藏手掌参、宁夏枸杞和新疆大枣为配料,用山泉水来炖。半小时后,香味飘进关着门的书房,夹杂着手掌参的深沉香浓味,令我忍不住跑到厨房揭盖欣赏翻滚的乳白色汤水。此后4小时,就一直在小火慢炖中回荡着缕缕香气,这次的土鸡汤会有什么不同呢?开锅瞬间,香飘四溢,入口醇厚,矿物质味已经融进鸡汤里,仿佛有一种大红袍般的岩韵,不再特立独行,而是若隐若现,却又服服帖帖。石韵游荡在舌尖与胃里。连喝三碗,越喝越觉醇和乃至平和。似乎石锅已经开始修身养性,收敛本味,而用一种更柔和更大气的方式与土鸡交融,努力追求石锅、土鸡与配料的“天人合一”。

这让我想起喝普洱茶时,从第一泡到最后一泡,每一泡的味道都不可逆,错过就是永远错过了。喝的不止是茶,也是人生的味道了。墨脱石锅土鸡汤,从5年前的第一锅到现在第三锅,在时间转化下,仿佛才刚刚被唤醒,才开始踏上征程,“但愿你的道路漫长,充满奇迹,充满发现。”既然每一次味道都未可知,都不可逆,那就一路相伴,陪你一起走上漫长而充满奇迹的味道之旅。

下一锅,又将带来怎样的惊喜呢?

精彩推荐

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